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下面,我们来看看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这种泵由于叶片数一般为4的整数倍,两个吸油区和两个排油区是对称布置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径向力相互平衡,属于卸荷式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在结构上做成两叶片间的夹角(即圆心角2π/z,z为叶片数)小于配油盘上封油区的夹角s(即圆心角),以防止吸、排油窗口沟通而不能工作;定子圆弧区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配油盘上封油区的圆心角,使叶片间的容积在封油区内不变,故双作用口十片泵无困油现象(单作用叶片泵有困油)。
(3)为减小泵的密封间隙,提高密封性能,结构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泵体的固定螺栓使两个配油盘与定子端面压紧,保持配油盘与转子、叶片侧端面间轴向间隙极小,其中右配油盘7背面的油槽e通排油腔,靠排出油压从右侧抵紧定子。因转子的径向力白干平衡,泵轴工作时不发生弯曲变形,故轴向间隙可以控制得较小。其次,在两个配油盘的端面各开设一个环形导油槽f,对准各叶片底部的空间6,使所有的叶根空间相连通,并经右配油盘的轴向导油孔与泵的排油腔连通。这样,保证叶根处有一定的油压。当叶片随转子转人吸人区时,靠叶根处油压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把叶片顶向定子的内表面,从而保持叶片顶端与定子内壁面间的径向间隙较小。在排油区,叶片两端都受排油压力作用而液压力平衡,这时叶片受定子表面作用而压人槽内,只靠离心力就足以使叶片顶端抵紧定子内表面而满足密封要求。
(4)为防止叶片和滑槽产生不均匀磨损、卡住或折断,叶片相对于转子一般不作径向布置,而按转子回转方向向前倾斜一个小角度β,称为叶片倾角,一般β=10°一14°。叶片泵采用前倾角的作用是改善在排油区叶片压人滑槽内的受力情况。在排油区,叶片顶端沿定子过渡曲线表面刮过时,定子内表面对叶端产生一个法向反力N,其方向与叶片槽方向的夹角称为压力角。
对于单作泵,一般叶片采用后倾角和后倒角,即叶片槽按转向朝后倾斜一个角度,倾角为20°一300°之间。因为单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为圆周线,各点至转子中心的距离变化较小,故压力角较小,叶片在排油区被定子表面压人的阻力不大,故不需要采用前倾角,而叶片从吸油区转入封油区时,由于两侧的吸、排压力差较大,叶片外移摩擦阻力较大,如果叶片后倾则有利于减小叶片外移的阻力,此外,倾斜开槽也有利于保证转子强度。
(5)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两端设两个配油盘,可使叶片从两侧的吸油窗口同时吸油,从而降低吸油口的液流速度(一般要求在4—5 m/s,不要超过6m/s),减小吸人流阻,有利于防止吸人压力过低而产生气穴现象。该泵的泵体上部有通油槽使两侧配油盘的吸油窗口均与吸入腔相通。
此外,两侧配油盘上都开有排油窗口,但左配油盘的排油窗口只是盲孔。其作用是使叶片侧端面所受轴向液压相互平衡。配油盘上的排油窗口在叶片从封油区进入的一边开有三角形卸荷槽,其作用是使叶片间的液体从封油区(低压区)转入排油区(高压区)时,能逐渐地与排油窗口连通而油压缓慢变化,减小压力油瞬时流量脉动,并防止油压突然升高,造成液压冲击和噪声。